北京9月27日电 (陈昊星)如何将大数据与国家和社会治理进一步结合,更好地发挥其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上日趋重要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高培勇指出,当前,大数据研究已经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领域,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法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治理研究智库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承办的第三届国家治理研究智库高端论坛(2019)26日在北京举行。
高培勇在致辞中指出,此届论坛以“大数据与国家治理研究:指标构建与数据获取”为主题,可谓正逢其时,对推动中国社科院相关学科深入开展大数据研究、彰显社科院智库在国家治理体系的价值定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均具重要现实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治理研究智库理事长李培林在论坛上强调,大数据社会的来临,不但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与信息生产方式,而且必将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带来思维方式与研究范式的转变。虽然社科院各个学科现在都很重视大数据的挖掘与应用,但怎样获取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大家都处在探索的过程中,因此很有必要一起交流、讨论,以期形成共识。
他提出,网络时代的智库研究要强化问题意识、数据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本届论坛分4个部分,主题分别为“意义和价值:国家治理研究指标构建的必要性”;“国家治理研究的指标体系构建:基于社科院的经验”;“负责任和创新:指标体系建立的准则”,“数据获取:指标体系建设所需要的数据支持”。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国际法所、政治学所、社会学所、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民族学与人类学所、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12位专家学者作了主题发言。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李炜认为,以社会科学为基础的智库建设应该具有四个特征:信息层面耳聪目明、工具层面科学分析、观点层面思想创新、传播层面扩展影响。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吕艳滨在“法治评估的实践与方法”的报告中提出,法治的评估数据获取首先应注意筛选具有法治评价意义的数据,其数据来源主要依靠自采或者官方客观数据,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验证;最后建立严格的数据留存、分段复核机制,确保数据可靠、结果真实。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赵联飞认为,中国互联网在1997年到2018年期间高速发展,经历了早期的信息应用阶段、中期的网络社交阶段和当前的全面商业化阶段。个人信息保护无论在立法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已成为未来国家应用大数据进行治理的重要考量。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刘志明在论坛上详细介绍了中国舆情大数据系统的三个板块:舆情采集与调查系统、舆情大数据管理系统、舆情研究成果传播展示系统。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在论坛上强调,作为国家治理研究智库的专家学者,一定要学会掌握大数据、运用大数据,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完)